【生灵涂炭的意思10字】“生灵涂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战争或灾难带来的严重后果,百姓生活极其悲惨。其含义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一、
“生灵涂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人民像在泥浆和炭火中一样痛苦不堪。现多用来形容社会动荡、战乱频发时,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惨状。
该成语强调的是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也反映出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在历史中,每当国家发生动乱或自然灾害时,常会用此词来形容当时的惨状。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生灵涂炭 |
拼音 | shēng líng tú tà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形容人民处于极度苦难之中 |
近义词 | 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水深火热 |
反义词 |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风调雨顺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描写战乱或灾荒后的惨状 |
示例 | 战争爆发后,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
10字概括 | 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生灵涂炭”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历史的反思。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