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

2025-09-04 17:40:18

问题描述: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4 17:40:18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内容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是儿童学习汉字、理解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的入门经典。本文将对《三字经》的全文进行整理,并附上逐句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

一、《三字经》全文(共384字)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伦正。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服,慎勿违。

若梁栋,若琴瑟。

小大莫不有。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制度。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兴衰。

史虽多,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晋隋唐。

宋元明清,俱有志。

若广学,惟恐不多。

若精研,惟恐不深。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二、《三字经》全文及注释对照表

原文 注释
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后天的习惯使彼此相差很远。
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改变。
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
昔孟母,择邻处。 古代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选择好的邻居。
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因为孟子不学习,就剪断织布机上的线,表示不能半途而废。
窦燕山,有义方。 窦燕山教育子女有良好的方法。
教五子,名俱扬。 他教五个儿子,都成名了。
养不教,父之过。 抚养而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 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
子不学,非所宜。 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幼不学,老何为? 小时候不学习,老了能做什么呢?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
人不学,不知义。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 作为子女,年少时应该努力学习。
亲师友,习礼仪。 应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时,就能为父亲温暖床席。
孝于亲,所当执。 孝顺父母,是应当做到的。
融四岁,能让梨。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让梨给哥哥。
弟于长,宜先知。 对年长的人要尊敬,这是应该知道的。
首孝悌,次见闻。 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增长见识。
知某数,识某文。 要知道数字,认识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 从一到十,十到百,层层递进。
百而千,千而万。 千到万,继续扩展。
三才者,天地人。 天、地、人称为三才。
三光者,日月星。 日、月、星称为三光。
三纲者,君臣义。 君臣之间要有道义。
父子亲,夫妇顺。 父子之间要亲密,夫妻之间要和睦。
曰春夏,曰秋冬。 春、夏、秋、冬是四季。
此四时,运不穷。 四季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曰南北,曰西东。 东西南北是四个方向。
此四方,应乎中。 四方围绕中心,形成整体。
曰水火,木金土。 水、火、木、金、土是五行。
此五行,本乎数。 五行来源于数理的变化。
曰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五常。
此五常,不容紊。 这五种道德规范不能混乱。
稻粱菽,麦黍稷。 稻、粱、菽、麦、黍、稷是六种谷物。
此六谷,人所食。 这些谷物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粮食。
马牛羊,鸡犬豕。 马、牛、羊、鸡、狗、猪是六种家畜。
此六畜,人所饲。 这些动物是人们饲养的。
曰喜怒,曰哀惧。 喜、怒、哀、惧是四种情绪。
爱恶欲,七情具。 爱、恶、欲是另外三种情绪,总共有七种情感。
匏土革,木石金。 匏、土、革、木、石、金是六种乐器材料。
丝与竹,乃八音。 丝、竹是另外两种材料,合称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祖父、父亲、自己,是三代人。
身而子,子而孙。 自己生儿子,儿子生孙子。
自子孙,至玄曾。 从子孙到玄孙,是九代人。
乃九族,人伦正。 这九代人构成了家族关系,是人伦的根本。
父子恩,夫妇从。 父子之间有恩情,夫妇之间要服从。
兄则友,弟则恭。 兄弟之间要友爱,弟弟要恭敬兄长。
长幼序,友与朋。 长幼有序,朋友之间要友好。
君则敬,臣则忠。 君主要受尊敬,臣子要忠诚。
此十义,人所同。 这十条道理是人人应遵守的。
当师服,慎勿违。 应当尊重老师,不要违背。
若梁栋,若琴瑟。 好比房屋的梁柱,或音乐的琴瑟。
小大莫不有。 大小事物都有其作用。
凡训蒙,须讲究。 教育孩童,必须认真对待。
详训诂,明句读。 要详细解释词语,明确句子结构。
为学者,必有初。 学习者必须从基础开始。
小学终,至四书。 小学完成后,才能学习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论语》共有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是孔子弟子记录的言行。
孟子者,七篇止。 《孟子》有七篇。
讲道德,说仁义。 主要讲述道德与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庸》是子思所写。
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就是不过分,不改变。
作大学,乃曾子。 《大学》是曾子所作。
自修齐,至平治。 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孝经通,四书熟。 《孝经》通晓后,四书就容易掌握了。
如六经,始可读。 接着可以阅读六经。
诗书易,礼春秋。 《诗》《书》《易》《礼》《春秋》是六经。
号六经,当讲求。 这六部经典要深入研究。
有连山,有归藏。 有《连山》《归藏》等古易书。
有周易,三易详。 《周易》是三种易书之一。
有典谟,有训诰。 有《典》《谟》《训》《诰》等文献。
有誓命,书之奥。 有《誓》《命》等,是《尚书》的精华。
我周公,作周礼。 周公制定了《周礼》。
著六官,存制度。 设立六种官职,保存制度。
大小戴,注礼记。 大戴和小戴注释了《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记录圣贤言论,礼乐完备。
曰国风,曰雅颂。 《诗经》分为《国风》《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这四部分应反复诵读。
诗既亡,春秋作。 《诗》失传后,《春秋》开始出现。
寓褒贬,别善恶。 《春秋》包含褒贬,区分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公羊传》《左氏传》《谷梁传》。
有左氏,有谷梁。 三传各有不同解释。
经既明,方读子。 经书读通后,再读诸子百家。
撮其要,记其事。 要抓住要点,记住内容。
五子者,有荀杨。 有荀子、杨雄等五位思想家。
文中子,及老庄。 有王通、老子、庄子等。
经子通,读诸史。 经书和诸子都通晓后,可以读历史。
考世系,知兴衰。 了解世系,明白国家的兴衰。
史虽多,读有次。 历史书籍虽多,应有顺序地阅读。
史记一,汉书二。 《史记》《汉书》是前两部重要史书。
后汉三国,晋隋唐。 后汉、三国、晋、隋、唐等朝代的历史。
宋元明清,俱有志。 宋、元、明、清都有官方史书。
若广学,惟恐不多。 学习要广泛,担心不够。
若精研,惟恐不深。 如果深入研究,又怕不够深刻。
知某数,识某文。 要知道数字,认识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 从一到十,十到百,层层递进。

通过以上内容的总结与表格展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三字经》的核心思想与文化内涵,也为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三字经全文及注释正确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