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一、目的与原则
本制度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园内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园所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确保园所运行安全有序。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园所有教学区域、活动场所、生活设施及相关工作人员,涵盖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卫生保健、消防安保等各个方面。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 成立由园长牵头的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落实本部门的安全检查任务,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3. 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巡查、记录、汇总及上报隐患信息,并协助整改落实。
四、隐患排查内容
1. 消防设施:灭火器、应急照明、疏散通道是否完好有效。
2. 建筑设施:围墙、门窗、楼梯、玩具设备是否存在破损或安全隐患。
3. 卫生安全:食堂食品卫生、饮用水安全、传染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4. 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场地、教学用具、电器设备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5. 人员管理:教职工资质、值班制度、接送制度是否严格执行。
6. 其他潜在风险:如极端天气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五、排查方式与频次
1. 日常巡查:由安全管理员每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查看关键区域。
2. 周度检查:由安全领导小组每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针对重点问题进行复查。
3. 月度评估: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分析隐患排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
4. 季度演练: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隐患治理流程
1. 发现隐患后,立即上报至安全管理部门。
2. 安全管理部门对隐患进行分类评估,确定整改责任单位和时限。
3. 责任单位按照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提交书面报告。
4. 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复查,确认隐患已彻底消除。
5. 对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七、监督与考核
1. 将隐患排查与治理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 对于因疏忽大意造成安全隐患或事故的责任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3. 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设立“安全建议箱”,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园务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园所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的安全防范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安心、放心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