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白居易)】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洒落在窗前,清冷而静谧。望着天边那轮明月,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感慨。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虽短,却蕴含着深远的情感与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以“望月”为题,借景抒情,将自然之景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诗人面对明月,思绪万千,或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许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叹。月光虽美,却也常伴孤寂,正如人在异乡时,看到月亮,便容易想起故乡、亲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惆怅。
“时难年荒世业空”,短短几个字,道出了时代的动荡与生活的艰难。在战乱频仍、生活困苦的年代,连祖辈留下的家业都可能化为乌有,人心惶惶,世事无常。这种背景下,诗人望月,更添几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
“亲戚音书断,经途路信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失联的无奈与痛苦。战火纷飞,道路阻隔,书信难通,亲情被距离割裂,让人倍感孤独。此时此刻,唯有明月相伴,成为唯一的慰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诗句并非出自《望月有感》,但其意境却与诗中所表达的坚韧与希望相呼应。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信念,相信明天会更好。正如月光虽暗,终有重圆之时。
读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不仅是一种文学欣赏,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思考人生的意义,感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月依旧,人已非,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从未改变。愿我们都能在月下有所感悟,在风雨中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