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理解其规律,并能正确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背诵和应用。
- 难点:理解9的乘法口诀中隐藏的规律,如“积的个位与十位数字之和为9”等。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练习纸
- 学具:学生每人一张口诀表、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小明每天坚持背9个单词,那么一周他一共背了多少个单词?”
引导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9×7=?
接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 探索新知(15分钟)
(1)复习旧知
回顾1~8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快速说出部分口诀,如:6×7=42,8×4=32等。
(2)探索9的乘法口诀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9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逐步写出9的乘法口诀。
例如:
1×9=9
2×9=18
3×9=27
……
9×9=81
(3)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积,发现以下规律:
- 积的个位数依次是9、8、7、6、5、4、3、2、1
- 十位数依次是0、1、2、3、4、5、6、7、8
- 每个积的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加等于9(如18→1+8=9,27→2+7=9)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口诀背诵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口诀接龙比赛,看哪一组背得又快又准。
(2)填空练习
出示一些填空题,如:
9×3=( )
( )×9=63
9×( )=72
(3)实际应用
设计一道应用题,如:“每盒铅笔有9支,买5盒有多少支?”让学生列式并计算。
4. 拓展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知道9×7=63,那9×8是多少呢?”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从而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1)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9的乘法口诀及其规律。
(2)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并尝试自己编写一段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
```
《9的乘法口诀》
1×9=9 9×1=9
2×9=189×2=18
3×9=279×3=27
4×9=369×4=36
5×9=459×5=45
6×9=549×6=54
7×9=639×7=63
8×9=729×8=72
9×9=819×9=81
规律:个位递减,十位递增;个位+十位=9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规律探索、游戏互动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9的乘法口诀,并能初步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口诀的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