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全文出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强调一个人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合适的时机采取行动。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总结与出处分析。
一、原文出处
出处 | 原文内容 |
《周易·系辞上传》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这句话出现在《周易》的“系辞传”部分,是孔子对《周易》思想的解释和发挥。其核心含义是:君子应当在平时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各种才能和本领(即“藏器”),当时机成熟时,再果断行动(即“待时而动”)。
二、词义解析
- 藏器于身:指君子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和修养,将这些能力内化于自身。
- 待时而动:强调时机的重要性,不盲目行动,而是等待最佳时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功。
三、哲学内涵
1. 自我提升:强调个人修养和能力的积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2. 审时度势:提醒人们要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时机,避免急躁冒进。
3. 顺势而为:体现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实应用 | 解释 |
职场发展 | 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等待合适的晋升机会。 |
个人成长 | 沉淀实力,不急于求成,静待机遇。 |
企业经营 | 在市场变化中保持冷静,把握关键节点进行决策。 |
五、相关名言对比
名言 | 出处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乾卦》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子罕》 |
“时不我与。” | 《论语·阳货》 |
这些句子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立志与时机的重要理念,与“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相辅相成。
六、结语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不仅是古代士人的行为准则,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沉稳与积累,而非浮躁与冲动。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结: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强调君子应注重自我修养,积累能力,并在恰当的时机采取行动。这一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对当代社会中的个人发展和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