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利兮骓不逝什么意思】“时不利兮骓不逝”出自西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句话表达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兵败垓下的绝望与无奈。
一、原文解析
- 时不利兮:意思是“时运不济”或“天时不顺”,指的是当时形势对项羽不利。
- 骓不逝:骓是项羽的坐骑名马,不逝意为“不再前行”,即马不肯继续前进,象征着战局无法挽回。
整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虽然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时运不济,连我的骏马也不再向前,我又能怎么办呢?
二、背景介绍
项羽是秦末著名的军事将领,曾一度统一天下,但最终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失败。《垓下歌》写于他被汉军围困于垓下之时,此时他已陷入绝境,身边只有爱妃虞姬和忠心的部下,内心充满悲凉与不甘。
三、总结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垓下歌》——项羽 |
字面意思 | 时运不济,骏马不再前行 |
深层含义 | 表达项羽在绝境中的无奈与悲壮情绪 |
情感基调 | 悲凉、绝望、英雄末路 |
文化意义 | 成为后世描写英雄悲剧的经典语句 |
四、文化影响
“时不利兮骓不逝”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虽有才华、能力,却因外部环境或命运而无法施展抱负。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感,在中国文学中屡见不鲜,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便是另一种表达方式。
五、结语
“时不利兮骓不逝”不仅是项羽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历史洪流中个体的无力感。它提醒我们,即便有志向、有能力,也要面对现实的挑战与局限。这种复杂的情感,正是这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