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那早春时节,黄莺抢占着向阳的树木,忙着筑巢的新燕在屋檐下啄取泥土,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跃然纸上。而韩愈的《晚春》则描绘了百花争艳的景象:“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花草树木仿佛知道春天即将离去,竞相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将大地装点得五彩斑斓。
夏天,烈日炎炎,绿荫浓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的荷塘里,无边无际的荷叶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写到了夏日的田园风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稻田间,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伴随着阵阵蛙鸣,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秋天,天高云淡,果实累累。杜牧的《山行》这样描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深秋时节,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之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场秋雨过后,山中的空气清新宜人,夜晚的秋意更显宁静深远。
冬天,寒风凛冽,白雪皑皑。柳宗元的《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雪覆盖了一切,天地之间一片寂静,连飞鸟和行人都消失不见。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有类似的意境:“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寒冷的冬夜,风雪交加,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似乎有人踏雪归来,增添了几分温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