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弃考人数】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于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举行。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选拔方式,考研报名人数逐年攀升,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考生在考试前选择放弃参加考试,即“弃考”。根据官方数据和相关统计分析,2021年考研的弃考人数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反映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政策调整以及个人选择的变化。
一、2021年考研弃考人数概述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77万,最终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为341万,因此,弃考人数大约为36万人。这一数字相比2020年的约28万人有所上升,显示出部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或对考试结果产生不确定性。
从整体来看,弃考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异。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法律等,由于竞争激烈,弃考率相对较高;而部分冷门专业或非全日制项目,弃考人数则相对较少。
二、2021年考研弃考人数统计表
年份 | 报名人数(万人) | 实际参考人数(万人) | 弃考人数(万人) | 弃考率(%) |
2021 | 377 | 341 | 约36 | 9.5 |
2020 | 377 | 349 | 约28 | 7.4 |
2019 | 290 | 260 | 约30 | 10.3 |
2018 | 238 | 215 | 约23 | 9.7 |
2017 | 201 | 183 | 约18 | 9.0 |
注:以上数据为估算值,具体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三、弃考原因分析
1. 备考压力大:随着考研竞争日益激烈,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最终选择放弃。
2. 信息不对称:部分考生在报名后因对考试内容、院校情况了解不足,临时改变主意。
3. 职业规划变化:有些考生在备考期间发现自己的兴趣或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决定不继续考研。
4. 经济因素:备考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部分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导致考生中途放弃。
5. 政策变动:近年来考研政策不断调整,如考试科目、分数线等,可能影响考生信心。
四、结语
2021年考研弃考人数的增加反映了当前考生在面对激烈竞争时的心理波动和现实考量。尽管如此,考研依然是众多学子实现学术梦想和职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对于有意报考的考生来说,合理规划复习计划、保持良好心态,是提高考试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总体来看,考研弃考现象虽不可避免,但其背后反映的问题值得社会进一步关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