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它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言行,涵盖了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领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梁惠王章句上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已经尽心尽力了。当河内发生灾荒时,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并且从河东调出粮食救济河内;河东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处理。我观察邻国的政策,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但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二、公孙丑章句下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夫子犹有为之心也。”
译文: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推行您的治国之道,即使因此成就霸业或王业,也不算奇怪。那么先生似乎还有建功立业的想法吧。”
三、滕文公章句上
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夹在大国之间,事大国以求安,可乎?”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一个小国,处于大国之间,通过侍奉大国来寻求安定,可以吗?”
以上仅为《孟子》部分内容的摘录与翻译,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深入研读。《孟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通过阅读《孟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仁爱、正义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