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什么意思?】“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两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不同层次的文化或艺术风格。它们最早出现在《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用以比喻不同的音乐风格,后来引申为对文化、艺术、语言等不同层次的分类。
一、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或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阳春白雪”则指高雅、精致的艺术作品,多为文人雅士所欣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常被用来形容文化领域的“雅俗之分”。在现代语境中,它们也常用于评价文学、艺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不同层次。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下里巴人 | 阳春白雪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原意 | 楚国的民间歌曲 | 高雅的宫廷乐曲 |
现代含义 | 通俗、大众化、接地气的文化形式 | 高雅、精致、富有艺术性的文化形式 |
特点 | 易懂、贴近生活、受众广泛 | 深奥、讲究技巧、受众相对较少 |
应用场景 | 大众媒体、流行文化、日常交流 | 文学创作、高端艺术、学术研究 |
示例 | 口语、网络热词、流行歌曲 | 古典诗词、书法、古典音乐 |
三、延伸理解
在现代社会,“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概念虽然仍被使用,但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而非绝对的优劣划分。两者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
因此,在评价文化和艺术时,不应简单地将“下里巴人”视为低俗、“阳春白雪”视为高雅,而应从更宽广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不同层次的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