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少时》阅读答案及翻译(2019年广东省中考题)】《马援少时》是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文章通过讲述马援年轻时的经历,展现了他志向远大、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
以下是对该文的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便于复习与参考。
一、原文简要回顾
《马援少时》节选:
> 马援少时,不修细节,常谓人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遂辞兄子严而西游,学兵法于隗嚣。后为扶风郡督邮,有功,迁为太守。然其性好游猎,每出,必携弓箭,从者数十人,行数千里,未尝一日安居。
二、阅读理解答案总结
题号 | 题目内容 | 答案 | 解析 |
1 |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表示一个人应胸怀大志,不应只顾眼前小事。 | 这是马援年轻时的志向表达,强调要有远大的抱负。 |
2 | 马援“不修细节”的表现有哪些? | 不拘小节,喜欢游猎,常常带着弓箭出行,行踪不定。 | 文中提到他“不修细节”,并描述了他的行为方式。 |
3 | 马援后来的官职变化是怎样的? | 从扶风郡督邮升为太守。 | 文中明确提到他因有功被提拔。 |
4 | 本文主要表现了马援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志向远大、不拘小节、勇于进取。 | 通过他的言行可以看出他追求理想、不满足于现状。 |
5 | 文章结尾说“未尝一日安居”,说明了什么? | 马援生活奔波,没有安定的日子。 | 体现他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生活状态。 |
三、全文翻译
译文:
马援年轻的时候,不拘泥于小节,常常对别人说:“大丈夫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怎么能只顾着一个房间呢?”于是他告别了哥哥的儿子严,向西游历,向隗嚣学习兵法。后来他担任扶风郡的督邮,因为有功劳,被提升为太守。但他生性喜欢打猎,每次外出,都带着弓箭,跟随的人有几十个,走遍数千里,从来没有一天安心待在家里。
四、总结
《马援少时》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刻画了一个志向远大、不拘小节、敢于行动的青年形象。文章不仅展现了马援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推崇。对于考生而言,理解文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语言风格,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的写作手法或拓展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