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老马认识道路”,用来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能够引导他人或自己顺利前进。
原文如下:
>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使。”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齐桓公和管仲、隰朋一起出征攻打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才回来,途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去的路。管仲说:“老马有智慧,可以依靠它。”于是放走老马,让它们在前面带路,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逐句翻译与解析:
-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
注:孤竹是古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河北一带。
-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春天出发,冬天才返回,途中迷失了方向。
注:“反”通“返”,意为返回。
-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使。’”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注:这里的“智”并非指智力,而是指经验与本能。
-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于是放开老马,让它们走在前面,最终找到了道路。
注:“遂”表示于是、就。
成语寓意与现实意义:
“老马识途”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在面对陌生环境或复杂问题时,应善于借助有经验者的力量,从而避免走弯路、减少失误。
在现代职场、学习乃至生活中,“老马识途”的精神依然适用。无论是新人请教前辈,还是团队合作中依赖经验丰富的成员,都是对这一智慧的传承与运用。
结语:
“老马识途”虽是古语,但其背后蕴含的智慧却历久弥新。它提醒我们,尊重经验、虚心学习,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