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原文带注音】《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出自《礼记》,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所作,系统阐述了教育的目的、方法、原则和制度等内容。全文虽短,但内容精辟,对后世教育理论影响深远。以下为《学记》的原文,并附注音与简要总结。
一、《学记》原文(节选)
1.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𫍲闻,不足以动众。
2.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 故曰:教学相长也。
7.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8.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9.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10.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二、原文注音与释义
原文 | 注音 | 释义 |
发虑宪 | fā lǜ xiàn | 开始思考法令,寻求贤良之人。 |
求善良 | qiú shàn liáng | 寻找善良的人。 |
足以𫍲闻 | zú yǐ yǎo wén | 只能让人听到名声。 |
不足以动众 | bù zú yǐ dòng zhòng | 不能感动众人。 |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 jūn zǐ rú yù huà mín chéng sú | 君子如果想要改变百姓的风俗。 |
其必由学乎 | qí bì yóu xué hū | 一定要通过教育吧。 |
玉不琢,不成器 | 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 |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 |
人不学,不知道 | rén bù xué, bù zhī dào |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shì gù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
教然后知困 | 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 | 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zhī bù zú, rán hòu néng zì fǎn yě |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zhī kùn, rán hòu néng zì qiáng yě | 知道自己的困惑,才能自我勉励。 |
故曰:教学相长也 | gù yuē: jiāo xué xiāng zhǎng yě | 所以说:教学是相互促进的。 |
大学之法 | dà xué zhī fǎ | 大学的教育方法。 |
禁于未发之谓豫 | jìn yú wèi fā zhī wèi yù | 在问题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豫”。 |
当其可之谓时 | dāng qí kě zhī wèi shí | 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时”。 |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 bù líng jié ér shī zhī wèi sūn | 不超越阶段地进行教学,叫做“孙”。 |
相观而善之谓摩 | xiāng guān ér shàn zhī wèi mó | 互相观察并学习对方的优点,叫做“摩”。 |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 cǐ sì zhě, jiāo zhī suǒ yóu xīng yě | 这四个方面,是教育得以兴盛的原因。 |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 fā rán hòu jìn, zé hàn gé ér bù shèng | 问题发生了才去禁止,就会遇到阻力难以成功。 |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 shí guò rán hòu xué, zé qín kǔ ér nán chéng | 错过了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努力却难以成功。 |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 zá shī ér bù sūn, zé huài luàn ér bù xiū | 教育方法杂乱无章,没有次序,就会导致混乱而无法整顿。 |
三、总结
《学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格、引导行为的过程。它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念,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获得成长。同时,《学记》还提出了“豫”“时”“孙”“摩”四个教育原则,强调教育应遵循规律、把握时机、循序渐进、相互学习。
通过注音和释义的结合,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学记》的含义,有助于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也有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