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翻译:
当傍晚的云雾完全消散,清凉的寒意弥漫四周,银河悄然无声,皎洁的月亮如同玉盘般高悬天际。
我这一生中这样的良辰美景并不常有,不知明年的中秋之夜,我又将在何处观赏这轮明月呢?
解读:
这首词通过描写中秋夜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描绘了秋夜云散后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次句则将月亮比喻为玉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与圆润。第三句点明了这种美好时刻的短暂,最后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惆怅。整首词情景交融,既写景又抒情,充分体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巧妙结合,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中秋夜空的壮丽,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这种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艺术表现,使得《阳关曲·中秋月》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