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的故事》】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有一家小小的糖果店,店主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名叫李伯。他经营这家店已经三十多年了,街坊邻居都亲切地叫他“糖爷爷”。他的店里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只有一些老式的玻璃罐子,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糖果,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有一天,一个穿着校服的小男孩走进了店里。他看起来有些局促,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币。李伯微笑着迎上前,问:“小朋友,想要点什么?”
小男孩低着头,小声说:“我想买一颗糖……”
李伯点点头,从柜台下拿出一包糖,递给他:“要哪一种?”
“随便……”小男孩的声音越来越小。
李伯看了看他,没有多问,只是笑着说:“那我给你四颗吧。”
小男孩惊讶地看着李伯:“为什么是四颗?”
李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因为今天是我开店的纪念日,我想送你四颗糖,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日子。”
小男孩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接过糖后说了声“谢谢”,然后跑出了店门。
那天晚上,李伯坐在店里,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却有些感慨。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经像这个孩子一样,渴望一点点温暖和善意。而如今,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温暖传递给了别人。
后来,那个小男孩经常来店里买糖,有时是一颗,有时是两颗,但每次都会跟李伯聊几句。渐渐地,他们成了朋友。小男孩也学会了分享,他会把糖分给同学,也会在李伯生日的时候,偷偷塞给他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
多年以后,那个小男孩长大了,成为了一名老师。他在课堂上讲起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们:“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举动,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而李伯依旧守着他的糖果店,每天微笑着迎接每一位顾客。他不知道,自己当年那四颗糖,不仅点亮了一个孩子的世界,也在不经意间,影响了更多人的心。
这就是《四颗糖的故事》,一个关于善意、成长与传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