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宁波】《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篇家书,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常被选入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中。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也出现了这篇经典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子含义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原文节选如下: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题目内容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等。例如:
一、词语解释
1. “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表发语词,引出议论,相当于“那”或“说”。
2. “静”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指内心安静、专注。
二、句子翻译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内心宁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2.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答:年龄随着时光流逝,意志也一天天消磨,最终像枯叶一样凋零。
三、内容理解
1. 作者通过本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深切关怀,希望他能修养品德、立志求学、珍惜时间。
2. 文章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四、拓展思考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理解。
答: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节俭不仅是物质上的节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律和美德。
参考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即强调修身养德、立志勤学、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诫子书》不仅是一篇家训,更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散文。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唯有静心修身、勤奋学习,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不负父母期望。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正是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