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聪明的乌龟》的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聪明的乌龟》的教案设计,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9 04:31:05

《聪明的乌龟》的教案设计】一、活动名称:

《聪明的乌龟》

二、适用年龄:

3-5岁幼儿(小班至中班)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理解乌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2. 语言目标: 学会复述故事中的简单情节,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遇事冷静、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4. 社会性目标: 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发言,学会倾听他人。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聪明的乌龟》相关插图)

2. 乌龟头饰若干

3. 小动物玩具(如狐狸、兔子等)

4. 故事录音或教师讲述用的道具(如小喇叭、手偶等)

5. 白板、彩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乌龟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乌龟有什么特点吗?”

引导幼儿回答:爬得慢、有壳、很聪明……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一只特别聪明的乌龟的故事。”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聪明的乌龟》的故事,可配合手偶或图片展示。

故事简述:

乌龟在森林里遇到狐狸,狐狸想吃掉它。乌龟没有逃跑,而是想办法让狐狸相信自己是“最厉害的动物”,最后成功逃脱。

3. 提问与讨论(6分钟)

- 乌龟是怎么逃过狐狸的?

- 你觉得乌龟聪明在哪里?

- 如果你是乌龟,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遇到危险要动脑筋”。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位幼儿戴上乌龟头饰,其他幼儿扮演狐狸、兔子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角色动作和对话。

5. 绘画活动(8分钟)

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聪明的乌龟”,并讲述画中的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6. 总结与延伸(3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乌龟虽然爬得慢,但非常聪明,遇到困难不害怕,而是想办法解决。”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思考“你有没有像乌龟一样聪明的时候?”

六、活动评价:

1. 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参与互动。

2. 是否能在角色扮演中积极表现。

3. 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聪明的乌龟》,并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聪明做法”。

八、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角色扮演和绘画,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今后可在语言表达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幼儿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备注:

本教案设计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趣味性,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