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乌龟》的教案设计】一、活动名称:
《聪明的乌龟》
二、适用年龄:
3-5岁幼儿(小班至中班)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理解乌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2. 语言目标: 学会复述故事中的简单情节,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遇事冷静、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4. 社会性目标: 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发言,学会倾听他人。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聪明的乌龟》相关插图)
2. 乌龟头饰若干
3. 小动物玩具(如狐狸、兔子等)
4. 故事录音或教师讲述用的道具(如小喇叭、手偶等)
5. 白板、彩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乌龟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乌龟有什么特点吗?”
引导幼儿回答:爬得慢、有壳、很聪明……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一只特别聪明的乌龟的故事。”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聪明的乌龟》的故事,可配合手偶或图片展示。
故事简述:
乌龟在森林里遇到狐狸,狐狸想吃掉它。乌龟没有逃跑,而是想办法让狐狸相信自己是“最厉害的动物”,最后成功逃脱。
3. 提问与讨论(6分钟)
- 乌龟是怎么逃过狐狸的?
- 你觉得乌龟聪明在哪里?
- 如果你是乌龟,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遇到危险要动脑筋”。
4. 角色扮演(10分钟)
请几位幼儿戴上乌龟头饰,其他幼儿扮演狐狸、兔子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角色动作和对话。
5. 绘画活动(8分钟)
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聪明的乌龟”,并讲述画中的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6. 总结与延伸(3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乌龟虽然爬得慢,但非常聪明,遇到困难不害怕,而是想办法解决。”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思考“你有没有像乌龟一样聪明的时候?”
六、活动评价:
1. 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参与互动。
2. 是否能在角色扮演中积极表现。
3. 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家园共育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聪明的乌龟》,并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聪明做法”。
八、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角色扮演和绘画,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今后可在语言表达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幼儿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备注:
本教案设计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趣味性,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