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与泡泡糖》】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音乐《小老鼠与泡泡糖》,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情绪变化,初步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故事内容。
2.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动作模仿,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音乐《小老鼠与泡泡糖》(可选用改编版或原版)。
2. 小老鼠头饰若干、泡泡糖道具(可用软质材料制作)。
3. 教室布置成“老鼠洞”场景,营造情境氛围。
4. 图片或简笔画展示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情节。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小老鼠?它喜欢吃什么呀?”
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出“泡泡糖”这一物品,激发幼儿兴趣:“今天我们要听一首关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有趣音乐,我们一起听听看会发生什么故事。”
2. 初步欣赏音乐(8分钟)
播放音乐《小老鼠与泡泡糖》,鼓励幼儿安静聆听,教师在旁轻声讲述音乐中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偷偷溜进了一个房间,它发现了一颗闪闪发亮的泡泡糖……”
3. 分段欣赏与动作创编(10分钟)
- 小老鼠悄悄地走
音乐节奏较慢,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轻轻走路的动作,如踮脚、低头等。
- 小老鼠发现泡泡糖
音乐节奏加快,教师引导幼儿做出探索、好奇的动作,如伸长脖子、张望等。
- 第三段:小老鼠咬到泡泡糖
音乐出现“啪”的声音,教师引导幼儿做出被粘住的动作,如拉扯、挣扎等。
- 第四段:小老鼠想办法逃脱
音乐节奏逐渐变快,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尝试用动作表现出小老鼠努力摆脱泡泡糖的样子。
4. 合作表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小老鼠、泡泡糖),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合作表演。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5. 总结与分享(7分钟)
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他们是怎么表演的,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对付泡泡糖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延伸活动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泡泡糖”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或绘画创作。
2. 结合语言活动,讲述《小老鼠与泡泡糖》的完整故事,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3. 开展“音乐小剧场”活动,鼓励幼儿自编自演简单的音乐剧。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使每位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