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队会教案设计】一、活动主题:
“团结友爱,共建和谐班级”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队会,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
七年级(3)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体七年级(3)班学生、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代表
六、活动准备:
1. 提前布置教室,张贴主题标语,营造温馨氛围;
2. 准备相关视频素材、PPT课件、小组讨论题目;
3. 安排主持人一名,负责活动流程主持;
4. 每位学生提前准备一份关于“我眼中的同学”的小卡片,用于后续分享环节。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由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班队会的主题和意义,强调“团结”与“友爱”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播放一段关于团队合作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在班级中,你最欣赏哪位同学?为什么?
- 你认为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 如果你是班长,你会如何帮助同学之间更好地相处?
3. 分享交流(15分钟)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班主任适时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班级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4. “我眼中的他/她”活动(10分钟)
每位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卡片交给老师,老师随机抽取若干张,读出卡片内容,并邀请被提到的同学上台表达感谢或回应。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同学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5. 班主任总结(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同学们的表现,并提出希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他人,用行动去关爱身边的同学,共同建设一个温暖、团结的班集体。
6. 合影留念(2分钟)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记录本次有意义的班队会。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建立“班级互助角”,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后续开展“我为班级做一件事”系列活动,持续强化班级凝聚力。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秩序,确保安全;
2. 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冷落个别同学;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引导和支持。
十、活动反思:
本次班队会通过互动、讨论和分享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今后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不断优化形式与内容,使班队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