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新人教版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05:15:08

新人教版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郦道元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色。

2. 理解并积累文言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感受文中描绘的三峡壮丽风光,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提升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

二、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景。

- 难点:体会作者在描写中蕴含的情感,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三、预习指导:

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郦道元及《水经注》的文学价值。

2. 通读全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请教老师。

3. 思考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四、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以其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而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三峡》,去领略古人笔下的山水画卷。

(二)文本分析

1. 整体感知

本文是《水经注》中的一篇节选,主要描写了三峡的山势、江水以及四季不同的景色变化。文章语言简练,描写生动,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景技巧。

2. 重点语句解析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说明三峡地势险峻,山峦相连,几乎没有空缺之处,突出了其地理特点。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只有正午和半夜才能看到阳光和月亮,表现出三峡的幽深与神秘。

3. 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简洁凝练,多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三)情感体会

通过描写三峡的壮丽景色,作者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山水之美”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阅读:将《三峡》与《小石潭记》进行对比,分析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2. 实践活动:以“我眼中的三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绘制一幅画,表达你对三峡的感受。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词汇和句式。

2. 背诵并默写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3.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谈谈你对《三峡》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教师用):

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的积累与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