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唐僧骑马咚哩个咚》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歌曲《唐僧骑马咚哩个咚》,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歌词内容,感受其欢快、有趣的音乐风格。
2. 技能目标:能跟随音乐节奏拍手、跺脚,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并初步掌握简单的歌词跟唱。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就感。
二、活动准备:
- 音乐《唐僧骑马咚哩个咚》音频
- 图片或视频素材(如唐僧取经的画面)
- 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 简单的节奏图谱卡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唐僧骑马咚哩个咚》的音乐片段,引导幼儿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你有没有听过这首歌?”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听起来很有趣”“像是在走路”等。
教师出示唐僧取经的图片或视频,简单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幼儿兴趣。
2. 欣赏与感知(8分钟)
教师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边听边思考:
- 歌曲中有哪些声音?
- 你听到的节奏是怎样的?
- 你能跟着节奏拍拍手吗?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肢体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等,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
3. 节奏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如“咚哩个咚”,并进行模仿练习。
- 教师示范:“咚——哩——个——咚”
- 幼儿模仿,分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随后,加入打击乐器,让幼儿尝试用铃鼓、沙锤等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体会节奏的趣味性。
4. 学唱与表演(12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歌曲,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演唱,如集体唱、分组唱、轮流唱等,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熟悉歌词后,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如模仿唐僧骑马、打妖怪等动作,提升参与感和表现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提问:
-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歌?
- 你觉得哪一部分最有趣?
- 你还想怎么表演这首歌?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这首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如画画、讲故事等。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相关音乐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 结合绘本《西游记》开展语言活动,丰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 组织一次“小小音乐会”,让幼儿展示所学歌曲和动作。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唐僧骑马咚哩个咚》为主线,结合节奏训练、歌唱和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支持,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