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花园里有什么》教案】一、活动名称:
《花园里有什么》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常见的花卉植物及其基本特征。
2. 语言目标: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看到的花和感受。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爱护花草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1. 花园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各种花朵的实物或模型(如玫瑰、向日葵、郁金香等);
3. 幼儿每人一张“我的花园小画册”;
4. 彩笔、蜡笔、贴纸等绘画工具。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过花园?花园里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花园的短片或展示几张美丽的花园图片,让幼儿初步感知花园的美丽与多样性。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出示各种花朵的实物或图片,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并提问:
- “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的?”
- “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 “你最喜欢哪一种花?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3.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找朋友”游戏:
教师说出一种花的名字,幼儿快速找到对应的图片或实物,并说出它的特点。例如:“请找到像太阳一样的花。”(向日葵)
通过游戏加深幼儿对不同花卉的认识。
4. 创作时间(15分钟)
每位幼儿在“我的花园小画册”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花,并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标注名称和颜色。完成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花园中植物的美丽和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爱护花草,不随意采摘。同时,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去花园观察,记录更多有趣的植物。
六、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情况,了解他们对花园植物的认知程度,并根据反馈调整后续教学内容。
七、延伸活动建议:
1. 在班级设置“小小植物角”,种植一些易养护的植物,让幼儿每天观察并记录生长变化。
2. 开展“我是小园丁”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照顾花草的乐趣。
八、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接触可能有刺或有毒的植物。
- 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尊重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创意。
备注: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花园里的植物,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