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青山不老(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青山不老(教案),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23:29:58

青山不老(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青山不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思想。

- 掌握文章中描写自然环境与人物精神的表达手法。

- 学会分析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老农对土地的热爱与坚守,激发学生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

-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珍惜生活中的平凡与坚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青山不老”的象征意义,感悟老农的精神品质。

- 难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哲理与人生启示,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预习:通读课文,标出不懂之处,思考“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青山不老’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题《青山不老》,并简要介绍本文的背景和作者。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注意语气和节奏。

3. 教师提问: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人物是谁?你有什么初步感受?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整体把握

- 文章讲述了老农在荒山上种树、守护土地的故事。

- “青山不老”既是自然景观的描述,也象征着老农坚韧不拔的精神。

2. 重点句子分析

- “他像山一样沉默,却用一生守护这片土地。”

引导学生分析“沉默”与“守护”的对比,体会老农的无私与坚定。

- “青山不老,是因为有人一直在努力。”

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坚持”与“责任”的意义。

3. 人物形象分析

- 老农:朴实、坚韧、有责任感。

-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老农的敬佩与赞美。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交流:

- 如果你是老农,你会怎么做?

- 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

2. 情感升华:

- 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平凡中的伟大”,鼓励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坚持梦想。

(五)总结提升(5分钟)

- 教师总结:

《青山不老》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与人的文章,更是一首关于坚持与奉献的生命赞歌。

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汲取力量,学会在平凡中寻找价值,在坚持中实现自我。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青山”》,谈谈你对“青山不老”的理解。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类似主题的文章,如《父亲的背影》《老王》等。

六、板书设计

```

青山不老

一、内容概要:

老农植树护林,守护土地

二、主题思想:

坚持、奉献、生命的力量

三、关键词:

青山、不老、守护、责任、坚持

四、感悟:

平凡中的伟大,坚持成就未来

```

七、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其深层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与思考,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分配上还需优化,部分环节可以更加深入,以提升课堂实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