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活动名称:有趣的水宝宝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透明)。
2. 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培养其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 不同形状的透明容器(如杯子、瓶子、碗等)
- 清水若干
- 小石子、树叶、彩色纸片等可沉浮的小物品
- 颜料、滴管、小勺等工具
- 幼儿操作记录表(简单图画形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清水的透明杯子,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水”。接着问:“水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味道?摸起来感觉怎么样?”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二、探索活动(15分钟)
1. 观察水的颜色与气味
- 教师分发透明杯子,让幼儿自由观察并触摸水,说说自己的感受。
- 提问:“水是白色的还是透明的?有没有香味?”
2. 水的流动实验
- 教师将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状态。
- 提问:“水是怎么动的?它会像石头一样掉下来吗?”
3. 水的沉浮实验
- 教师展示几种小物品(如石子、树叶、纸片),请幼儿猜测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
- 然后逐一放入水中,验证结果,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延伸活动(10分钟)
1. 给水变颜色
- 教师提供颜料和滴管,让幼儿尝试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入清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引导幼儿说说“水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
2. 记录发现
- 幼儿在记录表上画出自己看到的水的变化,教师协助写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四、总结与分享(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今天学到的知识,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谁?它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教师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角设置“水宝宝乐园”,提供更多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 家长配合,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做简单的水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在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个别幼儿在表达时较为害羞,今后应多给予鼓励和引导,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备注: 本教案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践性,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探究领域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