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杕杜》诗经译文及赏析】《杕杜》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全诗共四章,每章四句,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这首诗以“杕杜”起兴,借孤树之景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友人深切的牵挂与期盼。
一、原文
《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有杕之杜,其叶莫莫。
独行汲汲,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国。
有杕之杜,其叶沃沃。
独行累累,岂无他人?不如我同族。
二、译文
那棵孤单的杜树,叶子茂盛而繁密。
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难道没有别人吗?
但都不如我亲生的兄弟那样亲近。
那棵孤单的杜树,叶子青翠而鲜亮。
我独自一人行走,难道没有同伴吗?
但都不如我同宗同族的人那样亲密。
那棵孤单的杜树,叶子层层叠叠。
我独自一人奔波劳碌,难道没有朋友吗?
但都不如我同国之人那样情深意重。
那棵孤单的杜树,叶子肥厚而光润。
我独自一人疲惫不堪,难道没有人相伴吗?
但都不如我同族之人那样血脉相连。
三、赏析
《杕杜》通过描写一棵孤零零的杜树,引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亲情的渴望。诗中反复使用“独行”、“岂无他人”的疑问,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奈。然而,诗人并不是在抱怨现实的冷漠,而是在强调血缘与亲情的不可替代。
“不如我同父”、“不如我同姓”、“不如我同国”、“不如我同族”,这四句层层递进,从家族到宗族,再到国家,体现出中国人重视血缘、宗族和民族认同的传统观念。这种情感在古代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战乱频繁、流离失所的时代,一个人最依赖的就是家庭和亲族的支持。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虽无华丽辞藻,却能打动人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亲情、友情和乡土的深厚感情。
四、结语
《杕杜》虽短,却蕴含深远。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尤为珍贵。即使身处异乡、孤独无依,只要心中有家、有亲人,便有了前行的力量。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共鸣,正是因为它道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对亲情的眷恋,对归属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