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案】一、活动名称:打电话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打电话的基本流程和常用语句,认识电话的结构与功能。
2. 能力目标:能够模拟打电话的情景,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玩具电话若干、电话号码卡片、情景图片(如“给妈妈打电话”、“找朋友玩”等)。
2. 环境布置:设置一个“电话亭”区域,营造真实的打电话氛围。
3. 学生准备:提前让幼儿观察家中大人打电话的过程,激发兴趣。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玩具电话,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电话”,并简单介绍电话的作用。接着展示一些打电话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打电话的兴趣。
2. 新授(10分钟)
教师通过情景演示,向幼儿展示如何正确使用电话:
- 拿起听筒
- 拨号
- 等待对方接听
- 说“你好”或“喂”
- 进行简短对话
- 结束通话时说“再见”
教师边讲解边操作,鼓励幼儿模仿。
3. 游戏互动(15分钟)
组织“打电话”角色扮演游戏:
- 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一人扮演“打电话的人”,另一人扮演“接电话的人”。
- 提供情景卡片,如“我想请你来我家玩”、“妈妈今天不在家”等,引导幼儿根据情景进行对话。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用语。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打电话时应该先说什么?”“结束时要说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最后,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打电话,并记录下自己说了什么。
五、活动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晰。
2. 通过幼儿的对话内容判断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打电话用语。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提升沟通能力。
六、活动延伸:
在后续活动中,可以引入“发短信”、“视频通话”等现代通讯方式,拓展幼儿对通信工具的认识,同时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七、注意事项:
1. 在游戏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误吞小零件。
2. 引导幼儿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3. 鼓励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确保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八、教学反思:
本次“打电话”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基本的电话礼仪和对话技巧。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场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