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经典之作,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全诗通过描绘一对燕子在春日里飞舞、栖息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之一。
一、原文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燕燕于飞,其羽翼翼。
之子于归,远于送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二、注释讲解
1. 燕燕:指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也常被用来比喻离别或相思之情。
2. 差池其羽:形容燕子飞行时翅膀参差不齐,姿态优美。
3. 之子于归:指女子出嫁。
4. 远送于野/远于将之:远远地送到郊外,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5. 瞻望弗及:望着她离去,却无法追上。
6. 泣涕如雨:眼泪像雨一样落下,表现极度悲伤。
7. 颉之颃之:燕子上下飞舞的姿态。
8. 下上其音:燕子鸣叫声时高时低。
9. 实劳我心:实在让我的心感到忧伤。
整首诗通过反复吟咏“燕燕”这一意象,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对离人深深的牵挂与哀伤。
三、白话翻译
燕子在空中飞翔,翅膀参差美丽。
她要出嫁了,我远远地送她到郊外。
我抬头望着她,却再也看不见,泪水像雨一样落下。
燕子在空中飞舞,时而向上,时而向下。
她要出嫁了,我远远地送她离开。
我望着她的背影,却再也不能靠近,只能站在那里哭泣。
燕子在空中盘旋,声音时高时低。
她要远行了,我送她到南方。
我望着她走远,心中满是忧伤。
燕子在空中飞舞,羽毛整齐而美丽。
她要远行了,我远远地送她。
我看着她消失在远方,只能久久站立,泪流不止。
四、赏析与感悟
《燕燕》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但它并没有直接描写离别的痛苦,而是借燕子的飞翔与鸣叫,来烘托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不舍。诗中“瞻望弗及”的场景,让人感受到那种无能为力的无奈与心痛。
这种含蓄而深远的表达方式,正是《诗经》语言的魅力所在。它不直白,却动人;不张扬,却深刻。读《燕燕》,仿佛能看到一位女子在春日的田野间,目送爱人远去,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与惆怅。
五、结语
《燕燕》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更是一首关于离别与思念的诗。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深度来看,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