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窃读记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窃读记阅读答案,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2:57:54

《窃读记》是林海音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期在书店“窃读”的经历,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读书的热爱。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

一、内容理解题

1. 作者为什么“窃读”?

- 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但又非常渴望读书,所以只能偷偷地在书店里阅读,不买书。

2. “窃读”中的“窃”字有什么含义?

- “窃”在这里并不是指偷窃,而是指“偷偷地、悄悄地”,表现出作者对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

3. 文中描写“我”在书店看书时的心理活动有哪些?

- 有紧张、害怕被发现、兴奋、满足等情绪。例如:“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便小心翼翼地翻阅。”

二、主旨归纳题

4.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在书店“窃读”的经历,表达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读书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贫困孩子的不公。

5. 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 感受到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坚持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语言赏析题

6. 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我”比作“饿狼”,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对书籍的极度渴望和强烈的阅读欲望。

7. “我的腿真酸!可是,我舍不得放下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表明“我”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宁愿忍受身体的不适也要继续阅读。

四、拓展延伸题

8.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窃读”的理解。

- 虽然我们现在拥有丰富的阅读资源,但“窃读”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它代表了一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不畏艰难的态度。

9.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做?

- 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读书,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同时也会鼓励身边的人多读书、读好书。

五、写作训练题

10. 以“我与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短文。

-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总结:

《窃读记》不仅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它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找到通往知识的道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作者一样,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