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中》是明代诗人文徵明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天平山的幽静与清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内心淡泊宁静的情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徵明作为文人画家在诗画结合方面的深厚造诣。
原文:
天平山中
(明)文徵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翻译:
一场新雨过后,空旷的山中显得格外清新,傍晚时分,秋意渐浓。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缓缓流淌。
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莲叶轻轻摇曳,原来是渔舟缓缓驶过。
任凭春天的花儿凋谢吧,这里的景色依然让人留恋,贵族子弟也愿意停留。
赏析:
《天平山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虽未直接描写天平山的具体风貌,但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画卷。诗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既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又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接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清幽,月光与流水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后两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将画面从自然转向人文,描绘出山中居民的生活场景,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与生活气息。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留恋,同时也暗含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文徵明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不仅以诗抒情,更以画入诗,使诗歌与绘画艺术相得益彰,展现出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