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远的意境与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寄托了他对时局、人生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全诗如下:
> 西山白雪三城戍,
> 南浦清江万里桥。
> 海内风尘诸弟隔,
> 天涯涕泪一身遥。
> 唯将迟暮供多病,
> 未有涓埃答圣朝。
> 草堂无主燕飞回,
> 自在娇莺恰恰啼。
从内容来看,《野望》描绘的是诗人登高远望所见之景,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忧思。诗中“西山白雪”、“南浦清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苍茫辽阔的自然图景,为整首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而“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则道出了战乱频仍、亲人离散的现实,流露出作者对家国动荡的深切忧虑。
“天涯涕泪一身遥”更是将诗人孤独无依、漂泊异乡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并非单纯的情绪宣泄,而是源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尽管身处困境,杜甫仍然心系朝廷,感叹自己“未有涓埃答圣朝”,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无奈。
诗的结尾以“草堂无主燕飞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结,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燕子归巢、黄莺啼鸣,本是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杜甫笔下,却显得格外冷清与落寞,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哀愁氛围。
总体而言,《野望》是一首兼具写景与抒情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更体现了他在乱世之中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凝练含蓄,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甫作为“诗史”的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他作为一个士人对于时代、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