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middot及秋思》原文及赏析)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空中,元代的散曲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天净沙”为曲牌名,短短二十八字,却勾勒出一幅深秋黄昏的画面,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篇无一“秋”字,却处处透着秋意;无一“思”字,却满含思乡之意。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三个名词连缀而成,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景象。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暗的乌鸦归巢栖息,这三者组合在一起,不仅点明了时间是傍晚,更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小桥流水人家”则形成鲜明对比,潺潺流水旁的小桥和温馨的人家,虽是人间烟火,却更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依。
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进一步刻画了游子的形象。古老的驿道上,西风劲吹,一匹瘦弱的马驮着疲惫的旅人缓缓前行。这一句中的“瘦马”尤为传神,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又暗示了游子生活的困顿。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主题——在落日余晖中,那因思念家乡而肝肠寸断的游子,正孤独地行走在遥远的他乡。
赏析:
《天净沙·秋思》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作者通过寥寥数语,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前三句,各自独立成景,却又彼此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这种布局方式,使得整首作品既有层次感,又浑然一体。
此外,作品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枯藤”、“老树”、“昏鸦”象征着衰败与孤寂,“瘦马”则象征着游子的困苦与无奈。而“夕阳西下”不仅交代了时间,也暗示了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
总之,《天净沙·秋思》以极简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不仅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每当读到这首小令,人们都会被其深沉的意境所打动,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思乡情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