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七录(《明史张溥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勤奋好学的故事总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其中,《明史·张溥传》中记载了张溥“七录”的感人故事,成为后世学子学习的典范。
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自幼聪慧过人,但家境贫寒。为了追求学问,他每天抄书无数,甚至达到“七录”的地步。所谓“七录”,即每读一本书,他都要亲手抄写七遍。这种极端的学习方法虽然看似繁琐,却极大地加深了他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据《明史》记载,张溥年轻时家中藏书有限,他常常借书于邻舍,然后逐字逐句地抄写下来。每抄完一遍,他便将书烧掉,然后再抄第二遍,直到第七遍为止。这种反复抄写的习惯不仅锻炼了他的记忆力,也使他对古文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书房后来被命名为“七录斋”,以纪念这段刻苦求学的经历。
张溥的“七录”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他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著有《七录斋集》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溥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