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中,苏轼和袁宏道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文人。他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留下了诸多经典篇章。以下将通过阅读练习的形式,带领大家重温这两篇作品的魅力,并附上详细答案。
阅读材料一:《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问题:
1.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 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对月色的喜爱?
答案:
1. 表达了作者在被贬谪后的一种旷达、乐观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些许无奈。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月色的喜爱之情。
阅读材料二:《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是夕,天宇澄澈,湖水如镜。余与友人泛舟湖上,观六桥之景。桥畔垂柳依依,湖面波光粼粼。待月升东山,银辉洒落,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友人曰:“此景之美,非言语所能尽述。”余颔首称是。
问题:
1. 作者在文中如何描写月色?
2.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1. 作者通过“天宇澄澈”、“湖水如镜”、“银辉洒落”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月色的美丽与宁静。
2. 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以上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深刻体会。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情趣,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乐趣。希望这次的阅读练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篇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