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脚手架搭设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落地式脚手架是常见的辅助作业平台,其搭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为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规范性,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搭设。以下是对落地式脚手架搭设要求的总结与归纳。
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1. 场地准备:地面应平整、坚实,必要时进行硬化处理,防止基础下沉。
2. 材料检查: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无锈蚀、变形、裂纹等问题。
3. 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接受详细的技术交底,了解搭设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定位放线,确保立杆间距、步距等符合设计要求。
二、搭设过程中的主要要求
项目 | 具体要求 |
立杆间距 | 纵向间距一般不超过1.5m,横向间距不超过1.2m |
步距 | 每步高度通常为1.8m,特殊情况下可调整但不得低于1.2m |
连墙件 | 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每层至少设置一处,间距不大于两步三跨 |
剪刀撑 | 在架体两端及中间每隔6~9m设置一道,角度宜为45°~60° |
脚手板铺设 | 应满铺,边缘与墙面之间距离不应大于20cm,固定牢固 |
安全防护 | 架体外侧应设置密目网,底部应设挡脚板,高处作业需系挂安全带 |
三、搭设后的验收与维护
1. 验收制度:搭设完成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连接件紧固情况等。
3. 维护保养:发现损坏或松动部件应及时更换或加固,严禁超载使用。
4. 拆除管理:拆除时应按照从上而下、先装后拆的原则进行,严禁抛掷构件。
四、常见问题与防范措施
问题 | 原因 | 防范措施 |
基础下沉 | 地面未压实或排水不畅 | 加强地基处理,设置排水沟 |
扣件松动 | 安装不到位或使用时间过长 | 定期检查并拧紧扣件 |
架体倾斜 | 立杆间距过大或连墙件不足 | 按规范调整间距,增加连墙件 |
脚手板滑动 | 铺设不平或未固定 | 采用防滑脚手板,加强固定措施 |
五、结语
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细节。只有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才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杜绝违规操作,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