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手不释卷故事典故及含义

2025-09-10 19:25:45

问题描述:

手不释卷故事典故及含义,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9:25:45

手不释卷故事典故及含义】“手不释卷”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即使在忙碌或闲暇时也不愿放下书本。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学习的传统美德。

一、成语出处与故事典故

“手不释卷”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后来,宋代的《宋史·赵普传》中也有类似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普于是手不释卷。”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手不释卷”最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三国时期的孙权和东晋的赵普,他们都通过坚持读书,提升了自身能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二、成语含义

项目 内容
字面意思 手中不放下书卷,比喻一直拿着书看,表示非常爱读书。
引申意义 形容人勤奋好学、热爱学习,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放弃阅读。
使用场合 多用于称赞他人刻苦学习、知识渊博或对书籍有浓厚兴趣。
感情色彩 褒义词,带有积极向上的意味。

三、现实意义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手不释卷”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

- 知识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 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而非一时的兴趣;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仍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手不释卷”中汲取力量,让学习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四、总结

“手不释卷”这一成语,承载着古代先贤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也激励着现代人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它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赞美,更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手不释卷”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原创内容说明:

本文基于历史文献与常见用法进行整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理解与应用,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句式和结构,力求内容真实、自然、易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