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什么意思】“声色俱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说话时语气严厉、态度强硬,甚至带有威胁的意味。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尤其在描写人物情绪激烈或态度坚决时使用较多。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及相关词语,以下将通过加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
“声色俱厉”由“声”、“色”、“俱”、“厉”四个字组成,其中:
- 声:指声音、语气;
- 色:指脸色、表情;
- 俱:表示全部、都;
- 厉:意为严厉、严肃。
整体意思是:说话的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形容人态度强硬、语气严厉,有时带有威胁性。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情绪激动或愤怒时的表现,常用于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特定情境下的反应。例如,在家庭争吵、职场冲突或政治斗争中,都可以看到“声色俱厉”的表现。
此外,“声色俱厉”与“声言俱厉”、“声气俱厉”等类似成语意思相近,但略有差别,具体可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声色俱厉 |
拼音 | shēng sè jù lì |
出处 | 不见于古代典籍,现代常用成语 |
字面解释 | 声音和脸色都显得严厉 |
含义 | 形容人说话态度严厉、语气强硬,带有威胁性 |
使用场景 | 家庭冲突、职场争执、政治斗争、批评指责等 |
近义词 | 声言俱厉、声气俱厉、怒目而视、咄咄逼人 |
反义词 | 温柔体贴、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和风细雨 |
例句 | 他面对质问时声色俱厉,让人不敢轻易反驳。 |
适用对象 | 人(尤其是说话者)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负面,多用于描述严厉、强势的态度 |
三、小结
“声色俱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说话人语气和态度的严厉程度。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但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