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票管理制度(修改完)】为进一步规范电力系统、生产作业及设备检修等工作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可控,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现对《工作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高风险作业的现场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气作业、动火作业、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
一、制度目的
1. 明确各类作业的工作票办理流程与责任分工;
2. 规范作业前的安全交底、风险评估及审批程序;
3. 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4. 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以下类型的作业:
作业类型 | 说明 |
电气作业 | 包括停电、送电、设备检修等 |
动火作业 | 涉及明火、焊接、切割等 |
高空作业 | 在2米及以上高度进行的作业 |
有限空间作业 | 进入密闭或通风不良空间的作业 |
临时用电作业 | 临时接线、使用移动电源等 |
三、工作票分类
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工作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工作票类型 | 适用范围 | 责任人 |
第一种工作票 | 电气设备停电检修 | 工作负责人、签发人 |
第二种工作票 | 低压设备、非停电作业 |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
动火工作票 | 动火作业 | 动火负责人、审批人 |
高空作业票 | 高空作业 | 安全员、作业负责人 |
有限空间作业票 | 有限空间作业 | 作业负责人、安全员 |
四、工作票办理流程
1. 申请阶段:由作业负责人填写工作票,明确作业内容、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
2. 审核阶段:由相关管理人员或技术负责人对工作票进行审核,确认安全措施到位;
3. 签发阶段:经批准后,由签发人签发工作票;
4. 执行阶段:作业人员按工作票内容进行作业,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5. 结束阶段:作业完成后,由负责人填写结束记录,并归档保存。
五、管理职责
职责部门 | 主要职责 |
安全管理部门 | 制定、修订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
生产调度部门 | 协调作业安排,确保作业计划合理可行 |
作业负责人 | 确保作业过程符合安全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
工作票签发人 | 审核并签发工作票,确保作业条件具备 |
监护人员 | 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
六、注意事项
1. 所有作业必须持票操作,严禁无票作业;
2. 工作票应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3. 作业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立即报告并重新评估风险;
4. 工作票有效期一般为一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需重新办理;
5.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工作票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
七、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原《工作票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3.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所有。
通过本次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旨在进一步强化作业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健康与企业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