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是什么季节的】“草长莺飞”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词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虽然原诗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草长莺飞”,但后人根据诗意和意境,将“草长莺飞”作为春天的典型描写。
“草长莺飞”字面意思是:草在生长,黄莺在飞舞。这描绘了春日里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景象,是春季最典型的自然景观之一。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草长莺飞 |
含义 | 形容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 |
出处 | 唐代杜牧《清明》诗(虽未直接出现,但常用于描述春天) |
代表季节 | 春季 |
意象 | 草木生长、黄莺飞舞 |
使用场景 | 描写春天景色、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二、详细解析
“草长莺飞”最早并非一个固定成语,而是后人根据诗句意境提炼出的表达方式。它强调的是春天特有的生命力和活力。在这个季节,气温回升,植物开始发芽生长,鸟类也从冬眠中苏醒,四处活动,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草长莺飞”常被用来渲染春日的氛围,如描写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等。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三、相关诗句举例
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早春二月的景象,草木萌发,黄莺飞翔,杨柳轻拂堤岸,春意盎然。
2.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暮春即事》
虽未直接使用“草长莺飞”,但同样表达了春天的细腻与柔美。
四、结语
“草长莺飞”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象之一,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生活中,这一词语都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活力。通过了解其来源和含义,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