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浩然之气孟子原文翻译及注释

2025-07-13 17:43:41

问题描述:

浩然之气孟子原文翻译及注释,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17:43:41

浩然之气孟子原文翻译及注释】在《孟子》一书中,“浩然之气”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体现了儒家对“仁义道德”的追求和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本文将对《孟子·公孙丑上》中关于“浩然之气”的原文进行翻译与注释,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学习。

一、原文

>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二、翻译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这种气,是极其宏大而刚强的,如果用正直来培养它而不加以损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这种气,必须与义和道相配合;如果没有义和道,它就会衰弱。这种气是由长期积累正义而产生的,不是靠偶然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得的。如果行为中有违背内心的地方,那么气就会衰弱。

三、注释

原文 注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是人通过道德修养达到的高尚气质。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指浩然之气具有极大的力量和刚强的性质,象征着一种正直、坚定的精神状态。
以直养而无害 用正直的方式去培养,不使其受到损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气一旦养成,就充满了整个宇宙,象征着道德的力量无穷无尽。
配义与道 浩然之气必须与“义”和“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无是,馁也 如果没有义和道作为基础,这种气就会变得虚弱。
是集义所生者 这种气是长期积累正义的结果,不是一时的善行所能获得。
非义袭而取之也 不是靠偶然的善举或外力强行获取的。
行有不慊于心 如果行为中存在违背内心良知的地方。
则馁矣 那么浩然之气就会衰弱甚至消失。

四、总结

“浩然之气”是孟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与内在精神力量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更是实践道德、坚持正义的体现。只有通过长期的义行积累,才能真正拥有这种气。一旦行为偏离了内心的正直,这种气就会被削弱。

从现代角度来看,“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正直的品格以及对正义的坚持。它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核心概念 浩然之气
定义 极大、刚强、正直的精神力量
养成方式 以直养而无害,积义而成
与什么相关 义、道
失败原因 行为不慊于心
现代意义 坚定信念、正直品格、正义精神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古代哲人的智慧结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指导方向。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