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在古代的典故中,有一则关于诸葛恪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他机智过人的才华。这则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原文为:“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之子也。少有才名,权(孙权)尝问曰:‘卿父与叔,谁贤?’恪曰:‘臣父为优。’权曰:‘何以知之?’恪曰:‘臣父知人善任,而叔不知,是以知之。’权大悦。”
不过,更为人们熟知的是“诸葛恪得驴”的故事,虽非正史记载,但广为流传,常被用于讲述智慧与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一、文言文原文(节选)
> 《世说新语》载:
> “诸葛恪字元逊,少有才名。孙权见而奇之。后为丹阳太守,时有老姥失驴,诣郡求之。恪问曰:‘汝驴去时,可有异事否?’姥曰:‘无。’恪曰:‘若尔,汝可归家。’姥曰:‘吾已归矣。’恪曰:‘然则此驴是汝之驴乎?’姥曰:‘是也。’恪曰:‘汝既归家,何以不取驴?’姥曰:‘我未得其处。’恪曰:‘汝驴当在某处。’姥从之,果得驴。”
二、现代文翻译
诸葛恪字元逊,年少时就很有才气,孙权见到他后非常欣赏他。后来他担任丹阳太守,有一天,一位老妇人丢失了她的驴,来到郡府请求帮助找回。诸葛恪问她:“你丢驴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老妇人说:“没有。”诸葛恪说:“如果是这样,那你可以回家去了。”老妇人说:“我已经回家了。”诸葛恪又问:“那这头驴是不是你的?”老妇人说:“是的。”诸葛恪接着问:“既然你已经回家了,为什么没把驴带回去?”老妇人回答:“我不知道它在哪里。”诸葛恪说:“你的驴应该在某个地方。”老妇人跟着他去找,果然找到了自己的驴。
三、总结与分析
| 项目 | 内容 |
| 故事出处 | 《世说新语》(民间传说,非正史) |
| 主角 | 诸葛恪 |
| 故事内容 | 老妇人丢失驴子,诸葛恪通过巧妙提问帮助她找到驴子 |
| 核心思想 | 智慧、逻辑推理、观察力 |
| 人物特点 | 诸葛恪机智、善于察言观色 |
| 教育意义 | 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和合理推理能解决实际问题 |
四、结语
“诸葛恪得驴”虽为民间故事,却生动体现了古人对智慧的推崇。诸葛恪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在生活小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冷静思考、细致观察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解决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