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诸葛恪得驴译文】一、
《诸葛恪得驴》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捷悟》的古代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东吴名臣诸葛恪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凭借机智和幽默化解尴尬、赢得赞赏的故事。原文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诸葛恪的聪明才智与临场应变能力。
该文主要描述了孙权在一次宴会上让大臣们展示自己的才能,诸葛恪因没有带礼物而被众人嘲笑,但他机敏地用“我已带来一只‘驴’”来回应,既化解了尴尬,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主人的敬意。最终,孙权大悦,诸葛恪也因此获得赏识。
二、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表
| 文言文原文 | 白话文翻译 |
| 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也。 | 诸葛恪,字元逊,是琅琊阳都人。 |
| 少有令名,才藻清艳,少有令名,年数岁,尝与诸兄共食,其父命之曰:“汝等可取一物,各出其意。” | 他小时候就很有名声,才华出众,年纪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哥哥们一起吃饭,父亲让他说道:“你们每人可以拿一样东西,说出自己的想法。” |
| 其兄皆作诗赋,恪乃取一驴,题其背曰:“诸葛子瑜,不得为驴。” | 他的哥哥们都作诗写赋,诸葛恪却拿来一头驴,在它的背上写道:“诸葛子瑜,不能做驴。” |
| 孙权见而笑曰:“此儿能知吾意。” | 孙权看到后笑着说:“这孩子知道我的意思。” |
| 由是益加爱之。 | 从此更加喜爱他。 |
三、故事寓意与启示
1. 机智应对,化险为夷:诸葛恪在无礼的情况下,没有直接反驳或生气,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尴尬。
2. 善于察言观色:他能够迅速理解孙权的意图,并作出恰当的回应,体现出极高的情商。
3. 语言的艺术:他通过文字游戏,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又不伤及他人,展现了语言的灵活性与艺术性。
4. 从小显露才华: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恪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胆识,为后来成为一代名臣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诸葛恪得驴》不仅是一则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智慧、幽默与处世之道的经典案例。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冷静与机智往往比强硬更有力量。诸葛恪的故事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