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住京华原文】《小住京华》是清代文学家秋瑾所作的一篇词作,原题为《鹧鸪天·小住京华》,是秋瑾在1907年于北京期间所写。这首词表达了她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革命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女性意识。
一、
《小住京华》以简短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在京城短暂居住时的内心感受。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的结合,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愤懑。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秋瑾作为一位女性革命者的独特视角与思想深度。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小住京华,早悔蓬舟,不识风尘。 | 在京城暂住,早已后悔乘舟而来,未曾见识过尘世的纷扰。 |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惊人的风吹乱了荷花池水,密集的雨点斜打在爬满薜荔的墙面上。 |
| 虫声新透绿窗纱,人语隔烟霞。 | 虫鸣声透过绿色的窗纱传来,人声隔着云雾飘来。 |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露水沉重,难以飞翔;风声嘈杂,声音容易被淹没。 |
| 未忍呜咽,更听残梦,怕说离肠。 | 不忍心发出呜咽,再听那破碎的梦境,害怕说起离别的愁肠。 |
| 且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只能将心中的思绪寄托于瑶琴,知音太少,琴弦断裂又有谁听? |
三、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词中情感细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 意象丰富:如“惊风”、“密雨”、“虫声”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压抑的氛围。
- 语言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委婉地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 女性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展现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与觉醒。
四、历史背景
秋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革命家、诗人,她一生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主张妇女解放。《小住京华》创作于她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反映了她在动荡年代中的心理状态与政治抱负。
五、结语
《小住京华》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秋瑾思想与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她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展示了她作为一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独立精神。这首词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