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参数设置里的网站上节目参数表的本振频率】在进行卫星电视参数设置时,许多用户会遇到“本振频率”这一术语。本振频率是卫星接收设备(如高频头)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接收器能够接收到哪个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用户会通过网络查找节目参数表来配置自己的卫星接收设备,而这些参数表中通常包含本振频率的信息。
为了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以下是对“卫星电视参数设置里的网站上节目参数表的本振频率”的总结,并结合常见参数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本振频率(LO Frequency)是指卫星接收机中高频头内部产生的本地振荡器频率,用于将卫星下行信号从高频转换为中频,以便进一步处理。常见的本振频率有9.75GHz和10.6GHz两种,分别对应不同的卫星信号接收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访问一些专业的卫星电视参数网站,获取不同卫星、不同频道的节目参数,其中包括本振频率、极化方式、频率、符号率等信息。正确设置这些参数是保证信号稳定、画面清晰的关键步骤。
二、常见卫星电视参数表(本振频率)
卫星名称 | 频率(MHz) | 极化方式 | 符号率(ksps) | 本振频率(GHz) | 备注 |
AsiaSat 3S | 12284 | 水平 | 27500 | 9.75 | 适用于DVB-S标准 |
AsiaSat 3S | 11725 | 垂直 | 27500 | 10.6 | 适用于DVB-S标准 |
Intelsat 901 | 11975 | 水平 | 27500 | 9.75 | 常见于亚洲地区 |
NSS 7 | 12130 | 垂直 | 27500 | 10.6 | 主要用于北美洲 |
Eutelsat 5 West B | 11975 | 水平 | 27500 | 9.75 | 覆盖欧洲及中东 |
Astra 1N | 11075 | 垂直 | 27500 | 10.6 | 欧洲常用卫星 |
三、注意事项
1. 确认本振类型:不同卫星使用的本振频率不同,需根据所接收的卫星选择对应的本振。
2. 极化方式:水平或垂直极化必须与参数表一致,否则无法正常接收信号。
3. 符号率与频率匹配:确保频率和符号率与参数表一致,避免误调。
4. 参考权威网站:建议使用可靠的卫星参数网站(如Satellite TV Info、Satellite Database等),以获得准确数据。
通过合理设置本振频率及其他参数,用户可以更高效地接收卫星电视节目,提升观看体验。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卫星电视参数设置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