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的古诗】《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皎洁、思乡情浓的景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一、诗歌
《十五夜望月》原文如下:
> 庭前昨夜秋风起,
> 玉露金风满地时。
> 不知天上宫阙里,
> 谁人不共此良时。
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夜晚的清冷秋风、玉露金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则由景入情,引发对“天上宫阙”中是否有亲人共赏明月的联想,表达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之情。
二、诗歌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王建(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中秋佳节,诗人望月怀远,抒发思乡之情 |
主题 | 思念、孤独、自然之美 |
意象 | 秋风、玉露、金风、明月、宫阙 |
情感 | 孤独、思乡、对亲人的牵挂 |
风格 | 清新淡雅,含蓄隽永 |
修辞手法 | 借景抒情、想象、对比(人间与天上的对比) |
三、结语
《十五夜望月》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不仅是对中秋夜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与月光的柔美,更能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