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一堂出处于哪里】“济济一堂”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的热闹场面。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并不了解它的出处和具体含义。本文将对“济济一堂”的来源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济济一堂”最早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济济跄跄,絜尔酒浆。”其中“济济跄跄”形容人多而有序的样子,后来演变为“济济一堂”,用来形容众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济济一堂”常用于描述会议、聚会、典礼等场合,强调人群的规模和秩序感。它不仅表达了人数众多,还隐含了人们对活动的重视和参与的热情。
二、出处与释义对照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济济一堂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 |
原文句子 | “济济跄跄,絜尔酒浆。” |
原意 | 形容人多且有秩序地聚集在一起。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述会议、集会、庆典等场合,表示人多且气氛热烈。 |
同义词 | 人才济济、群贤毕至、齐聚一堂 |
反义词 | 人烟稀少、寥寥无几、门可罗雀 |
例句 | 今天公司举办年会,员工们济济一堂,气氛十分热烈。 |
三、结语
“济济一堂”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了解其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或曲解。在日常交流中,适当引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的表达力,还能展现文化底蕴。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济济一堂”的来源与意义,从而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