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拔贡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7:54:39

问题描述:

拔贡是什么意思,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7:54:39

拔贡是什么意思】“拔贡”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拔方式,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它是一种通过地方推荐、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与“贡生”有关,但又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将从定义、历史背景、选拔方式、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拔贡”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官方式,属于“贡生”的一种。它不同于“岁贡”和“优贡”,是由地方官员根据士子的才学、品德等综合表现,经过考核后推荐到京师参加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入仕资格。拔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举考试的不足,为寒门子弟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拔贡虽然不是最高级别的功名,但在当时社会中仍具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地方上被视为有才能之人。此外,拔贡在清代后期逐渐减少,最终被废除。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定义 拔贡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一种选官方式,由地方推荐并经考试选拔的人才,属“贡生”之一种。
起源时间 明代开始设立,清代沿用并发展。
选拔方式 地方官员根据士子的才学、品德等综合表现推荐,再由朝廷组织考试。
考试内容 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诗文、策论等,注重实际能力。
考试地点 多在省城或京城举行。
考试频率 一般每六年一次(清制),具体视情况而定。
录取人数 数量较少,每省仅数十人。
入仕资格 合格者可直接授官,或进一步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如乡试)。
社会地位 在地方上享有一定声望,被视为有才学之人。
历史作用 为寒门士子提供入仕机会,促进社会流动。
废除时间 清末科举废除后,拔贡制度也随之终止。

三、结语

“拔贡”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尽管它不如“进士”那样显赫,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它为许多有才华但家境贫寒的士子打开了通往仕途的大门。了解“拔贡”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的教育与选官制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