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是什么意思】“木秀于林”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子罕》:“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莫知而辍。”后来被引申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是:一棵树如果高出森林,就会受到风的吹打。比喻一个人如果才华出众、表现突出,往往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攻击。
“木秀于林”原意是树木高出于树林,后引申为人才或优秀者容易成为众人关注甚至攻击的对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时要低调行事,避免因过于显露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木秀于林 |
出处 | 《论语·子罕》(引申自“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
原意 | 树木高出森林,易受风吹 |
引申义 | 才能出众者易遭嫉妒与攻击 |
使用场景 | 提醒人低调做人,避免锋芒毕露 |
常见用法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现代意义 | 强调谦虚与谨慎的重要性 |
通过了解“木秀于林”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个人表现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