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x-】引发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培养学生信息筛选、理解与整合能力的重要内容。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非连续性文本包括图表、数据、说明书、广告、通知等,这类文本形式多样,语言简洁,强调对信息的快速获取和逻辑分析。
本文围绕“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这一主题,整理出常见题型及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阅读技巧,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一、常见题型总结
题型 | 内容说明 | 解题策略 |
1. 信息提取题 | 要求从图表、数据或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 | 注意关键词、数字、时间、地点等 |
2. 推理判断题 | 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 | 结合上下文,避免主观臆断 |
3. 比较分析题 | 对比不同材料中的信息或观点 | 找出异同点,归纳共同点或差异 |
4. 图表解读题 | 理解图表所表达的信息 | 关注图例、坐标轴、单位等 |
5. 应用实践题 | 根据文本内容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 | 结合实际情境,逻辑清晰 |
二、典型题目与答案示例
示例一:图表类阅读题
题目:
下图是一张某校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阅读类型 | 人数 | 占比 |
小说类 | 80 | 40% |
科普类 | 50 | 25% |
散文类 | 30 | 15% |
其他 | 40 | 20% |
问题:
1. 哪种类型的书籍最受欢迎?
2. 有多少比例的学生阅读的是其他类型的书籍?
答案:
1. 小说类书籍最受欢迎。
2. 有20%的学生阅读的是其他类型的书籍。
示例二:图文结合阅读题
题目: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图示说明:
> 一个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流程图,包括:
> - 发布倡议书
> - 学生自愿报名
> - 定期读书分享会
> - 评选“读书之星”
问题:
1. 该活动的第一步是什么?
2. 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案:
1. 该活动的第一步是发布倡议书。
2. 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评选“读书之星”。
示例三:信息整合题
题目: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为25分钟。
材料二:
某校通过设立“班级图书角”、“每日阅读打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问题: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 材料二中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学生阅读?
答案:
1. 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较短。
2. 学校采取了设立“班级图书角”和“每日阅读打卡”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阅读。
三、学习建议
1. 多读多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需要大量练习,积累语感和阅读经验。
2. 关注细节:图表、数据、标题等细节往往包含重要信息。
3. 理解背景:了解文本出现的语境,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内容。
4. 注重逻辑:学会从多个材料中找出关联,形成整体认知。
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和科学的答题方法,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应试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x-】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