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屡见不鲜的意思

2025-08-13 06:36:12

问题描述:

屡见不鲜的意思,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06:36:12

屡见不鲜的意思】“屡见不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事物频繁出现,以至于让人感到不再新鲜、不再惊讶。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非常常见,尤其是在描述社会现象、新闻事件或生活中的常见情况时。

从字面意思来看,“屡”意为多次、多次地;“见”是看见、遇到;“不鲜”则是不新鲜、不稀奇。合起来就是“多次见到,已经不觉得新奇了”。因此,“屡见不鲜”强调的是“频率高”与“不令人意外”的双重含义。

一、成语的来源与用法

“屡见不鲜”最早出自古代文献,虽然具体出处可能难以考证,但其结构和意义在古文中已有类似表达。现代汉语中,它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新闻评论、社会分析等语境中非常常见。

例如:

-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已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

-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今已是屡见不鲜。”

这些句子都表达了某种问题或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甚至让人习以为常。

二、与相近成语的区别

在使用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将“屡见不鲜”与其他成语混淆,比如“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等。虽然它们都有“常见”的意思,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 屡见不鲜:强调“经常看到”,更侧重于“频率高”。

- 司空见惯:强调“常见到让人感觉平常”,更侧重于“心理上的习惯”。

- 习以为常:强调“习惯了,不再觉得特别”,更侧重于“心理状态”。

因此,在具体语境中,应根据表达的重点选择合适的成语。

三、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误用:不要将“屡见不鲜”用于表示“罕见”或“少见”的情境中,否则会与成语本意相悖。

2. 搭配得当:通常与“现象”、“事件”、“行为”等名词搭配使用,如“屡见不鲜的乱象”、“屡见不鲜的问题”。

3. 语气恰当:该成语多用于客观陈述,较少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适合正式或半正式场合使用。

四、实际应用举例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常用“屡见不鲜”来形容某些社会问题:

> “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消费者对此早已失去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用它来表达对某些现象的无奈或感慨:

> “考试作弊屡见不鲜,让人不禁怀疑教育制度的公正性。”

五、结语

“屡见不鲜”作为一个常用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象的普遍性和人们对这些现象的心理反应。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提醒我们关注那些“屡见不鲜”的问题,思考如何加以改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习以为常”的层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